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多功能发展导向的乡村产业空间体检体系构建

来源:发布时间:2022-10-24阅读次数:76

本文为王雷教授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发言的主要内容

王雷,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主任委员

 

当前,乡村产业空间的多功能开发面临着认知不足、规划不到位等困境。本研究提出了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的概念,通过乡村产业空间体检评估模型的建构,对乡村产业空间的多功能发展潜力、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各地乡村产业空间规划与建设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和理论基础。

image.png


一、概念界定与目的

(一)概念界定

“体检”一词最早源于医学领域,对应传统中医诊断学,是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学科。乡村产业空间体检是对乡村产业空间发展的状态进行功能性评估,以及时发现乡村产业空间的问题与短板,据此给出解决方案,促使乡村产业系统的各方面功能持续正常运作。乡村产业空间体检也可被视为乡村体检的一个专项检查。

 

1666602182836.jpg

图 1 不同对象的体检类型

 

(二)现实需求

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的出现源于乡村发展的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包括多功能乡村产业空间的目标要求、乡村产业空间发展的问题导向以及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需要。

 

1666602191754.jpg

图 2 体检在医学和乡村规划学领域的桥梁作用

 

 

二、主要作用

多功能发展导向的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衔接乡村产业空间认知与规划,二是拓宽乡村产业空间多种功能,三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体检结果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给出规划策略、方案,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度系统化的多功能发展空间。

三、体系构建

 (一)理论框架:体检的结构与实施逻辑

通过分析乡村产业空间内涵特征以及多功能性确定体检评估维度,进而识别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相关要素,遴选体检指标。

 

image.png 

图 3 多功能发展导向的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维度

 

(二)指标确定:体检要素识别与筛选

首先确定体检模型层次结构,对体检维度进行分解;其次确定指标选取方法,采用数据统计法、对比类推法、元分析法、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体检指标的识别和选取;最终筛选形成体检指标体系。

(三)体检标准:体检参考值确定

考虑到体检指标的数量较多、复杂性高,因此参考值确定依据主要来源于国内乡村相关政策标准与规范、优秀乡村规划建设案例标准、发达国家乡村统计数据三类资料。

 

四、体检方法

 (一)体检方法

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的内容由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村民满意度调查三方面构成。

 (二)工作组织机制

乡村产业空间体检工作应由各区县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和乡村规划主管部门主持,乡镇人民政府共同牵头,第三方体检机构、专家、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组建乡村产业空间体检工作组,并开展体检工作。

 

1666602227553.jpg

图 4 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组织机制

 

(三)成果体系:“1+5+N”

依据乡村产业空间体检评估的调研摸底与分析评估结果,最终形成“1+5+N”的体检评估成果体系,其中“1”即一份产业空间体检总报告;“5”是五份专项功能体检报告;“N”即若干成果附件。

image.png 

图 5  乡村产业空间体检成果体系展示

 

五、结语

本研究所讨论的乡村产业空间体检,目的是引导乡村产业空间的多功能发展,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研究提出的乡村产业空间体检体系在体检指标更新、体检环节打通等方面仍有需要进一步优化之处。

未来在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工作中,产业空间体检理应得到极大重视,以确保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管理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