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路径研究——以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为例

来源:发布时间:2022-11-17阅读次数:65





本文为罗妍婧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 发言的主要内容

罗妍婧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境建筑设计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相比工业化、城镇化,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 因此,如何摸清资源本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村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莲子村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产业链条仅限于种植与养殖,加工等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环节尚处于初步阶段;第二,旅游产业缺产品、乏品牌、无体系;第三,电商基础设施薄弱,商贸物流未形成集散中心体系。

2 针对莲子村现状的产业发展战略

2.1 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战略

第一,通过“三化”、“三链”打造高效循环农业体系。

农业“三化”:规模化,包括规模化畜牧养殖,水稻、脐橙种植等;景观化,包括打造油菜观赏区,大地景观农园;园区化,包括申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农业“三链”:生产链,打通原料、培育、种植等上下游环节;流通链,运用区块链以及物联网技术,进行全链条溯源;创新链,科技育种、联动农科院进行创新繁育。

第二,以县为主体,主动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适时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2021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安排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指南》指出,在主导产业上,支持各地依托优势特色产业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倾斜支持优质粮油、现代种业、健康养殖等产业园建设。

 

2.2 绿色加工发展战略

首先,对本地产业基础资源进行筛选评判,确定绿色加工发展3大策略::第一,深化产业链条,打造示范园区;第二,突出品种优势,讲述品牌故事;第三,优化规模种植,冷链包装外运。

其次,在县域打造产业项目体系,同时在乡镇设置各类产品初加工基地。建议一:以规模种植切入,同时着力于科技育种和精深加工两大方向;建议二:在规模种植和优良育种基础上,重点发展中游初深加工环节。

 

2.3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产业内部或者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将传统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旅游+”的模式,形成新经济产业集群。

 

2.4 宁都预制菜品牌建设

宁都美食很多,有许多知名菜品,如宁都肉丸、三杯鸡、大块鱼、无盐汤等。同时,宁都物产丰富,三甲酒、三黄鸡、赣南脐橙等,均没有从旅游商品的角度进行开发,附加值有待提升。因此,打造预制菜全产业生态链,从旅游服务要素出发,切实丰富其内容,提升其品质。

2.5 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战略

乡村新型服务业是在传统农业农村服务业的基础上,为适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将服务环节融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目前,乡村新型服务业的重心是电商进村。只有电商进村之后,才能真正地做到乡村新型服务业,才能完成。

2.6乡村创新创业发展战略

一直以来农村的经济迟迟发展不了,就是因为人才的不断流出,乡村剩下的都是空巢老人。因此,乡村创新创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振兴。鼓励人才返乡创业的前提是需要提供与城市相同的待遇及保障。

 

3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莲子村拥有四大核心文化,包括宁都采茶戏文化的农村戏剧文化,步青塔、经纬阁、孔庙等国学文化,九寨十八岩红色文化,庙会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等客家文化。可通过特色戏剧的演艺旅游、国学文化的研学旅游、岩寨红色旅游、民俗美食旅游等四类文旅项目作为切入点来弘扬莲子村当地的独特文化。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振兴乡村的本质,便是回归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实现乡村振兴,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本文以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为例,从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加快乡村创新创业等方面,探索乡村振兴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