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活动

(首届)中日乡村规划学术研讨会暨2023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坊在云南元阳举行

来源:发布时间:2023-12-11阅读次数:379

第1张图片.jpg


    立足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推动乡村规划国际学术交流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16日至19日,(首届)中日乡村规划学术研讨会暨2023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坊在云南省元阳县隆重举行。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由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负责主办,专委会成员所在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参与主办,元阳县人民政府主要承办,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协办。

第2张图片.jpg


    来自日本乡村规划学会、日本建筑学会乡村规划委员会、日本风景园林学会、日本梯田学会以及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农业大学、神户大学、弘前大学、同志社女子大学、大妻女子大学、仙台高等专门学校、日本国立农业与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等高校和顶尖科研院所的日方专家团队,同来自我国国内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乡村规划、乡村设计、乡村建设管理研究领域的学者专家、师生嘉宾们一起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以“传统农业地区的乡村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设置了教学工作坊和学术研讨会两项内容。

第3-1张图片.jpg

第3-2张图片.jpg

第3-3张图片.jpg

第3-4张图片.jpg

第3-5张图片.jpg


 11月16日至17日,参加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坊的中日两国师生,先后调研了坝达梯田片区、阿者科和垭口哈尼族传统村落、老虎嘴梯田片区、多依树梯田文化景观区等乡村文化景观遗产重要节点,大家走村入户,主动同村民交流,学习和考察了哈尼族传统村落建筑空间、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梯田灌溉系统、乡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内容。11月18日上午,同学们进行分组汇报,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组建的工作坊评议专家组进行了提问和点评,原东京农业大学校长、名誉教授进士五十八先生对同学们脚踏实地开展田野调查表示赞赏,同时强调了乡村规划工作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核心价值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汇报会结束后由大会主办方向中日两国师生颁发了工作坊证书。

   (首届)中日乡村规划学术研讨会,分为“中日乡村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实务论坛”和“中日乡村规划学术研讨会”两个部分。于11月18日下午和19日全天在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报告厅举办。11月18日下午召开的实务论坛由“农业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和“乡村规划实务问题与对策”两个平行论坛组成,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齐应涛、京都大学农学研究科乡村规划学研究室助教东口阿希子等18位来自中日两国的嘉宾在论坛上发言。

第4张图片.jpg

   19日的中日乡村规划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主任、苏州大学建筑学院王雷教授主持,首先代为宣读了中国农村发展学会魏后凯会长的大会开幕致辞,随后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蔡金红、元阳县县长慕明军分别致辞。


01 中日乡村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实务论坛.jpg

   19日的中日乡村规划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主任、苏州大学建筑学院王雷教授主持,首先代为宣读了中国农村发展学会魏后凯会长的大会开幕致辞,随后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蔡金红、元阳县县长慕明军分别致辞。

   在上午的特邀报告环节,日本乡村规划学会会长(庆应义塾大学环境信息学部)一之濑友博教授以地球环境问题及人口减少趋势为背景,与大家分享了支持生物多样性的乡村规划思想和倡议。日本建筑学会乡村规划委员会会长(京都大学工学研究科建筑学专业居住空间学研究室)神吉纪世子教授基于动态有效性文化景观视角,对传统村落空间的规划、生活与文化遗产评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以日本国家级重要文化景观大阪府日根庄大木村为例进行了成果分享。日本乡村规划学会副会长(弘前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部)藤崎浩幸教授通过分享日本乡村空心化问题突出的青森县农田弃耕原因及解决路径,为元阳梯田所面临的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刘健教授就我国农业现代化要求下的乡村规划实施机制和制度安排进行了梳理和分享,对以往村镇规划的内容特点进行了反思,强调在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的乡村规划工作应更多关注农业发展的问题。最后,苏州大学建筑学院王雷教授立足于传统村落的村民生活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乡村传统文化空间的功能在地化和发展中的原真性,与参会者共同分享了乡村多样化文化景观的分析视角和规划思路。


第5张图片.jpg

02 中日乡村规划研讨会日程.jpg

   在19日下午的平行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原日本风景园林学会会长(原东京农业大学校长、东京农业大学名誉教授、福井县立大学前校长、原日本城市规划学会会长)进士五十八先生在自己主持的海量科研、教育、实践、获奖成果中一再筛选、精心准备,用1小时30分钟时间为参会嘉宾分享了日本农业农村文化景观的现代意义和可持续保护行动的运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福井县的典型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日本梯田学会会长(原日本乡村规划学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山路永司先生因会期与日本梯田学会年度峰会重叠而采用线上发言,系统的介绍了日本梯田保护和利用现状,并为元阳梯田未来的产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日本乡村规划学会顾问(神户大学名誉教授)山崎寿一先生从建筑学视角对日本乡村规划的百年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大家共同分享了“乡村区域——乡村生活——乡村环境——乡村规划”的乡村规划研究工作重心演变路径和未来作为人类生活居住的重要场所的乡村规划理论发展愿景。

   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健康研究所所长、国家杰青学者)郭熙铜教授基于信息化技术应用视角,与大家分享了面向人口老龄化的乡村数字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应用技术开发进展。与此同时,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人庆副研究员、京都大学农学研究科乡村规划学研究室鬼塚健一郎副教授等总计22位学者,分别在当天和与会者共同分享了乡村规划的进化与新技术应用、乡村生产环境建设、传统村落建筑空间与文化景观遗产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第6张图片.jpg第6张图片.jpg第6张图片.jpg


03 分论坛主旨发言.jpg


 研讨会和工作坊历时4天,有60位中日两国的特邀嘉宾和为数众多的来自国内和云南省内高校的师生参加交流活动,是中日两国乡村发展与乡村规划国家级学会组织实现成功对接的学术交流盛会。

 本次活动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或有所突破,第一、作为日本乡村规划与建设领域的核心学术平台,日本乡村规划学会第一次正式派出会长、副会长、理事、审议员等多位主要成员组团访华,同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及其二级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实现了合作对接,推动我国乡村规划研究在国际化进程上走出了重要一步。第二、本次活动为国内外乡村建筑空间、农业土木工程、数字乡村及信息技术应用、农业农村经济、景观规划与设计、环境生态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成功搭建了我国首个乡村规划多视角平等对话平台,为乡村生活、乡村生产、乡村生态、乡村文化的共同发展创造了学科交叉“策源地”。第三、首次在我国农业世界文化遗产地成功举办了高水平的乡村规划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尤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利的偏远地区乡村提供了强力的学术关注和智库支持。

 最后,作为一个国家级重要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为中日两国的乡村规划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提供了机遇,出席本次活动的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专家通过工作坊和实务论坛、研讨会,不仅拓展了国际化视野,洽谈合作事宜,还分享了乡村规划科研与实践的成果、经验和技术创新,推动我国乡村振兴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农业世界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平,为国际间的乡村规划与建设科教往来搭建了桥梁。日本乡村规划学会和众多日本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也通过这个平台,观察中国乡村,了解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思路和科研进展,结识新的科研合作伙伴,达成新的合作。为我国乡村规划科研与教育工作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树立国际形象,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本次活动获得了《日本乡村规划学报(日文)》、《城市规划》(英文版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国际城市规划》、《规划师》、《新建筑》等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大力支持。


                                                                                               编辑:毕郁

                                                                                                    图片资料:李玉祥、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及本次活动后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