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关于我们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
监事会
秘书处
专业委员会
学会动态
学会活动
学术交流
新闻资讯
时政要闻
社科院新闻
研究所新闻
会员服务
会员须知
会员登录
申请入会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会议活动
会议通知
参会申请
参会须知
学会党建
政策制度
学会活动
联系我们
首页
-
学术交流
学会活动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22
2022-11
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2022暨中国农村发展学会2022年会乡村规划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19日下午,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2022暨中国农村发展学会2022年会——乡村规划分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农发会乡村规划专委会”)承办,以“乡村规划的历史使命与专业化挑战”为主要议题,采取会议报告和圆桌论坛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全国乡村规
17
2022-11
滇池东岸乡村聚落的传统水利用演变分析
本文为詹勇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发言的主要内容 詹勇,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中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滇池作为我国的高原明珠,持续的
17
2022-11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人家为例
本文为贾冉旭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发言的主要内容 贾冉旭,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石塘人家,原名后石塘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甘泉湖社区(图1)。村域内地形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5℃,而年降雨量约1000mm。另据《南京市
17
2022-11
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路径研究——以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为例
本文为罗妍婧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 发言的主要内容 罗妍婧,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境建筑设计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相比工业化、城镇化,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
17
2022-11
乡村与古农业水利设施共生发展模式研究
本文为毕郁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发言的主要内容 毕郁,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在应对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和粮食安全需求的过程中,古农业水利设施与周边的乡村共存共生,形成了固有的相互协调机制。本研究以安徽省寿县芍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古农业水利设施的演
17
2022-11
粮食生产“大托管”模式引导下的多村整合规划研究
本文为杨晟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发言的主要内容杨晟,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安徽省淮南市的农业“大托管”模式以规模化生产为发展基础,通过农田整治引导乡村区域联合发展,对乡村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多村空间整合优化的可能性,并从多个方面阐述
17
2022-11
“澜沧江-梅里雪山”垂直地带传统聚落空间适应性分析
本文为李睿达老师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发言的主要内容 李睿达,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澜沧江-梅里雪山”是横断山区地形条件最为复杂的区域,在该区域生活的山地民族建造的传统聚落是其发展的历史源头与根据地,是不同时期人们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构成
17
2022-11
基于多源数据的传统村落文化认知和评价
本文为殷敏老师在“2022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规划专委会年会(首届)”发言的主要内容 殷敏,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讲师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时期较早,拥有诸多历史、文化、艺术资源的村落。我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见证了社会制度和地域文化的变迁。近年来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空间研究逐步向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第
2
/4
总条数:31